儿童膳食营养分析学前儿童膳食的特点
学前儿童因生理发展的阶段性因素,不同阶段的膳食特点会有很大不同,但从发展的观点,具有以下几个常规性的特点。
(一)从婴幼儿膳食转向成人膳食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系统功能的逐渐成熟对膳食的种类、营养含量、烹调方法等均有特殊的要求,随着生理功能H趋成熟,对食物的摄取从糊状到细碎、小块,从食材的单-N多样,从多餐次到少餐次,慢慢趋向成人膳食。
(二)对蛋白质的质量要求高
学前儿童迅猛的生长发育速度要求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参与组织细胞的合成与修复。因此,膳食中的优质蛋白不应低于蛋白质总量的50%才能满足需要。
(三)烹调的方法应易于消化吸收
依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食材可切碎煮烂、软硬适中,避免高温油炸、过于油腻,应温度适宜且无刺激。如豆类不能整粒食用,干豆、鲜豆、硬果要切碎,鱼虾肉要去刺、去骨、去壳再食用等。
(四)膳食讲究形、色、香、味
烹调的食物要注意颜色漂亮、外形美观、味道鲜美,并经常变换花样,以增进学前儿童的食欲。
二、学前儿童膳食配置的原则
学前儿童膳食的配置应遵循合理营养、均衡膳食的原则,否则会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合理营养是指每日让幼儿有规律地按照适当的比例摄取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均衡膳食就是更好地发挥食物的营养效能和提高各种营养素的生理价值。要达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的要求,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种类多样
膳食中要兼顾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可由谷、豆、肉、蛋、蔬菜、水果、油脂及各种调味品组成,任何单一的食物都不能满足学前儿童对营养素的需要。
(二)搭配科学
学前儿童的膳食要做到巧搭配,即粗细粮搭配、米面搭配、荤素搭配、谷类与豆类搭配、蔬菜的五色搭配和干稀搭配。
(三)精心烹调
鉴于学前儿童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均较弱,对食材的加工应细心、认真。如坚果、鱼虾、禽兽肉等要去核、去刺、去骨等,以免因饮食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